崑山高新區不斷做優做強創新主陣地,持續壯大發展新動能,走出了一條彰顯“高新”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——
築“高”原 開“新”篇
□蘇報駐崑山記者 朱新國 佔長孫
千里平疇,玉峯獨秀。大好崑山,大美高新。
風雲激盪的十年,創新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。
穿越歷史的迴響,夢想的力量在汗水揮灑中如歌如畫。
這裏有才匯八方、業聚四海的科創高地;這裏有高樓林立、配套完善的繁華商圈;這裏有風光旖旎、產城融合的美好家園。這裏是全國首個設在縣級市的國家級高新區——崑山高新區,崑山轉型升級的主陣地、創新發展的策源地。
歷史的鼓音總是伴隨着鏗鏘的腳步。崑山高新區在全國千強鎮之首玉山鎮基礎上發展而來,前身是1994年經國家科委批准的崑山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。2010年9月,經國務院批覆,崑山高新區正式躋身“國家隊”。
十年來,崑山高新區不斷做優做強創新主陣地,持續壯大發展新動能,走出了一條彰顯“高新”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。2019年,崑山高新區在國家高新區排名中位列第42,實現“四連升”。
高新區的職責始終在“新”,使命永遠在“新”。崑山高新區踏浪而行,在奮力開拓創新驅動的新路徑、構建開放平台的新功能、佈局城市發展的新空間上不畏艱險、砥礪衝鋒,朝着挺進全國高新區“第一方陣”的目標奮勇前進,為崑山全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標杆城市書寫“高新”篇章。
展現“高新擔當”
勇當探路先鋒
早在2008年,崑山高新區就喊出了“做核酸,到崑山”的口號。10年間,崑山高新區敢為人先、步步爭先,以“十年磨一劍”的發展定力,佈局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,逐漸形成以小核酸產業為旗幟,創新藥物、醫療器械、生物材料及技術服務等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。崑山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園從無到有,集聚起100餘家優秀高科技企業,承擔了50多個國家級項目,與蘇州打造生物醫藥“一號產業”的理念不謀而合。
善謀大勢者,行之必遠。瞄準“國家一流科創中心核心區和一流創新型特色園區”目標,崑山高新區加快吸引各種資源,展現“高新擔當”。
鑫欣科創綜合體、工研院四期、深時數字地球項目……在婁江以北、張家港河以南,一大批“高新”特色鮮明的項目載體正在加緊建設。
崑山高新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,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鍊、服務鏈,催生“鏈式化合反應”,加快實現從應用技術創新向基礎技術、核心技術、前沿技術創新轉變,變“跟跑”“並跑”為“領跑”。
科技和創新,是國家級高新區與生俱來的氣質,只有讓“科技之花”結出“產業之果”,創新優勢才能轉化為發展“勝勢”、領先“定勢”。崑山高新區重點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、小核酸及生物醫藥、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三大主導產業,加快培育分享經濟,鞏固發展模具等傳統產業,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產值佔比分別達63.9%和67.3%,涵養出一片創新“熱帶雨林”。
所謂“新”者,敢闖新路、善用新招、勇開新局。行走在崑山高新區這118平方公里的宜創宜業熱土,觸摸到的是蓬勃不息的創新動力,見證着的是一部經濟發展和探索創新的傳奇。
激發“高新動能”
攪動科創春潮
八年前,浙江大學崑山創新中心揭牌時,負責人一度擔心在縣域環境裏會“水土不服”,如今他們收穫了意外之喜。目前,浙江大學崑山創新中心已建成6個研究中心、10個專業實驗室,培育和孵化人才科創企業超40家,年銷售額超4.5億元,實現了“一院一樓一園”的發展跨越。
人才技術“頂天立地”,孵化企業“欣欣向榮”,園區產業“高精特新”。崑山高新區堅持“以產聚才、以才興產、才產互融”理念,佈下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的先手棋。
千帆競發東風勁,百舸爭流勢如虹。崑山高新區站在更高“座標系”,積極響應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搶抓長江經濟帶、長三角一體化、自貿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疊加實施機遇,力求“六創六高六跨越”,拿出“跳起來摘果子”的精神,以更高站位、更大決心、更強擔當,不斷激發“高新動能”,奮力打造現代化高端產業集聚區、現代化人才科創核心區。
創新之力噴薄而發,在這裏鐫刻下一個又一個時代印記。崑山高新區秉持前瞻性思維、全球化視野,緊緊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,整合利用國內外創新資源,加快融入全球創新網絡,站在科技創新的潮頭搏浪擊水。
2018年12月22日,中科可控信息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聶華對這個日子記得十分清晰。當天,中科院安全可控信息技術產業化基地一期工程打下了第一根樁。
“兩年裏,我們幹成了四年的事。”在崑山高新區的推動下,中科可控產業化基地首台安全可靠服務器在這裏下線,智能化產線正式宣告建成投產。基地以其超強的算力服務帶動區域相關產業整體“水漲船高”,為江蘇省乃至華東地區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了無限可能。
“三湖兩園一鎮”科創格局加速形成,國家安全可控信息技術產業集羣“頭部工廠”蓄勢起筆,啓迪科技園崑山分園、崑山微電子技術研究院,“一帶一路”崑山國際先進技術研究院等紛至沓來,為崑山高新區掀起一波又一波科創春潮,一隻只“金鳳凰”正從這塊人才創業的沃土展翅騰飛。
這座鋭意前行的科技新城正以全新的建設與發展模式重新出發,不斷登攀新高。
突出“高新品質”
繪就美麗畫卷
從空中俯瞰,崑山高新區三分之一的土地都被綠色覆蓋。驅車穿行,道路兩旁植被錯落有致、高低成趣,如同一幅不斷延展的彩色畫。
宜居與宜業總是相伴而生,在崑山,城西已成為崑山高品質人文居住環境的代名詞。
崑山高新區僅用400個日夜就把後巷港打造成了居民競相打卡的網紅公園,這個公園每天可淨化河水超3600噸。3.4公里長的博士路串聯起了高校、住宅、創新企業和科研院所,彩色路面下是海綿設施,以崑山有記錄以來最大的降雨量來計算,不到4分鐘就可以通過排水系統全部排出。
崑山亭林園、崑山文化藝術中心、崑山市體育中心、崑山市城市生態森林公園、西部醫療中心、崑山杜克大學、大漁灣湖濱風情商業街……縱覽崑山高新區,一處處文體地標躍然眼前。
傳統文化的積澱與現代文明的活力彼此輝映,形成高端人才科創項目的“強磁場”。
多年來,崑山高新區堅持精明規劃、精緻建設、精細管理,不斷提升產城融合品質,在提升生態環境和完善“城市小品”上突出“高新品質”,不斷打磨崑山城市西部副中心,不斷提升城市空間品位。同時,按照國際化標準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建設,規劃建設一批有地區影響力、功能齊全的城市綜合體、特色街區、著名精品店、品牌連鎖店以及醫院、學校、圖書館、文體活動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,打造高品位、國際化的宜居宜業新城區。
10年風雨砥礪,10年歲月崢嶸,奮鬥創造歷史,實幹成就未來。
築“高”原,開“新”篇。站在“十三五”收官、“十四五”開局的起承點,崑山高新區正以昂揚的姿態,擂響新徵程的戰鼓,闖出一條勢不可擋的崑山“高新”之路,給出下一個10年更亮麗的答卷。